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4-09 09:25
民謠曰:和白面,烙白餅,白餅薄,摞一摞,饞得小叔嘴咧著,饞得小姑眼瞪著,氣得公公胡撅著,煩得婆婆臉扭著。哎喲喲,咱多拙,忘了公婆牙掉了。公公婆婆嘴別撅,咱把這餅剁碎了,咕咕嘟嘟煮一鍋,熬成一鍋糊涂喝。
烙白面餅如果技術高的話,一斤面可以烙十多張,又香甜又勁道,農村家庭婦女一般都會烙餅。
烙餅最好用鐵鏊子或者鐵鍋,燒柴火,面要和得軟和,用陶盆,面粉里加老酵母,餳兩個小時左右。把面團摔在案板上,要是能聽到啪的一聲悶響,說明面里的氣孔均勻了,這樣的面烙出來的餅才蓬松好吃。
烙餅最講究火候,灶膛里填好柴火,鐵鍋要燒到滴水成珠。用筷子蘸了水甩進鍋里,發現水珠立刻跳起舞來,此時下餅最好。
生餅貼在鍋上的瞬間,面皮邊緣立刻泛起一圈細小的氣泡。當發現鐵鍋里的餅鼓起一個個金黃小泡、鼓起完美的弧度、發出細微的滋滋聲時,就用筷子輕巧地挑起餅邊,手腕一翻,面餅便會在空中劃出半個圓弧,穩穩地落回鍋里,再烙另一面。
要想把面餅完整翻轉,要有講究。手腕要柔,手法要輕快,否則,邊緣會折起一道道皺褶,這樣烙出來的餅厚薄不均,既影響美觀,還影響口味。
剛出鍋的餅,熱氣里裹挾著麥香撲面而來,咬上一口,外層酥脆,內里綿軟,舌尖掠過一絲淡淡的甜味。
文/孔偉建 圖/王世會